期刊卷期
建築與規劃學報
題目 歐斯曼調整式都市計畫之探討
作者 謝偉勳
摘要

都市計畫的過程中,最優先而迫切等待解決的課題,便是由於人口膨脹所引發的問題。十九世紀時的巴黎也出現了相同的狀況,而此種現象嚴重的影響了舊式的都市組織功能與都市的需求量與供應量。因此,巴黎亟需重建與規劃。對於十九世紀的巴黎而言,此一工作便是由喬治•巴隆•歐斯曼(George男爵Haussmann)所執行。本論文將針對歐斯曼的調整式都市計畫,以「交通」、「衛生」、「舒適性」與「都市美」四個主題切入作深入探討外,並對當時所主張的其他理論也作探究,了解都市化的過程中,如何在解決舊城的現代化問題時,也能保存舊城的歷史價值。

關鍵字 都市計畫、歐斯曼風格、調整式都市計畫
頁碼 pp.1-17
參考文獻

謝偉勳,1987,以歷史看都市計畫,建築學刊,台北。

謝偉勳,1987,巴黎都市之誕生與成長,建築師雜誌,台北。

Chastel,F.Boudon et al., 1977, Systeme de l architecture Urban, Paris.

E.Henard, 1982, Etudes sur les transformationa de, Paris,reed,Bruxelles.

F.choay, 1965, L Urbanisme.Utopies et realites, Paris.

G.Haussmann, 1890-1893, Memoires, Paris.

L.B.Alberti, 1966, De re Aedificatoria, Milan.

M.Aguhon, 1983, La France Urbaine, Paris.

M.Poete, 1929, Introduction a l urbanisme, Paris.

P.Lavedan, 1959, Historire de l urbanisme ,t. ll:Renaissance, Paris.

R.Unwin, 1981, L etude pratique des plans de Villes, Paris.

Seuil, 1983, Histoire de la France urbaine, Paris.

檔案下載
   

建築與規劃學報
題目 凡爾賽宮花園架構之研究
作者 楊明玲
摘要

「法國式花園」的作品-不論是時間先後不同或是設計者不同,其表象所呈現的整體風格是相同的;也就是說,花園空間的整體架構、配置順序、配置原則所使用的觀念是一致的。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每一個法國式花園都是相同的。然而,當我們欲了解某種風格之實踐,必須透過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分析,才能意會其理論之運用。故本論文將透過法國式花園的公認典範「凡爾賽宮花園」,以空間架構的觀點切入探討,了解並檢視法國式花園之實現方式與其意涵。

關鍵字 法國式花園、凡爾賽宮花園、空間架構
頁碼 pp.19-38
參考文獻

王錦堂,1966,外部空間技巧之研究,「建築雙月刊」(17):7-15

卲勒塞,1994,庭園水景,淑馨出版社。

名山出版社,1986,日、英、中園藝學辭典,名山出版社。

吳錦雄,1985,景觀知覺與景觀設計。

李尚睿、賴哲三、虞月鎮,1985,水景在景觀建築上應用之研究,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

林玉体,1987,邏輯,三民出版社,台北。

林有德、林樂建,1982,景園體驗。

林昭玲、王濟昌,1986,「水景規劃之研究」,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 

夏詒彬,1983,花壇,商務印書館。

徐淑女,1984,景觀規劃設計,詹氏圖書公司。

陳志華,1990,外國造園藝術,明文。

陳林堂,1986,英漢園藝辭典,陝西科學技術6

章錦瑜,1990,景觀植物,淑馨出版社。

曾秀瓊,1986,植物在景觀上之應用,銀禾文化事業。

黃世孟計畫主持,1994,台灣地區建築資料文獻目錄,胡氏圖書,台北

黄惠玲、凌德麟、曹正,1985(景觀單元分析之研究),台大園藝學研究所。

魯賓斯坦()、曹源龍()1984,林蔭步道,詹氏圖書公司。

盧原義.()、王錦堂()1963,外部空間的基本觀念,《建築雙月刊(10):41-53》。

謝帄方、單玉珍等著,1980,植物與環境設計,知音出版社。

Daniel Meyer, 1994, Guide Promenade pour L ensemble du Domain Royal, Paris.

E.de Ganay, 1943, Les Jardins a la Francaise en France au XVIIIe siècle, Paris.

Encyclopaedia Universails, 1985, corpus 10, Paris.

Georges Duby, 1980, Histoire de la France Urbaine--La Ville Medievale, Paris.

Georges Pascal, 1985, Nouvelle Encyclopaedie Bordas, Paris.

Heny Martin, 1984, La Renaissance Francais, Paris.

J.E. Zimmerman, 1964, Dicitionary of classical Mythology, Arizona.

L.Corpechot, 1910, Les Jardins de L intelligence, Paris.

M.Charageat, 1962, L Art des jardins, Paris.

Patrick ,Nuttgens,Mitchell Beazley Pocket Guide to Architecture.

Peter Murray, 1976, Renaissance Architecture.

Petit Laurousse, 1975, Paris.

檔案下載
   

建築與規劃學報
題目 既有鋼筋混凝土建築物耐震補強設計邏輯之初探
作者 李錫霖、張奇偉、陳光瑞、黃心怡
摘要

台灣地處於環太平洋的地震帶上,大小地震發生頻繁,建築物之耐震能力為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指標。然建築物於其生命週期中,常因自然災害或人為因素而導致受損,進而影響其耐震能力。基於經濟性、時效性的考量,在不敲除重建下,若能經由適當之補強,實為一可行方法。本研究係以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所發表之「既有鋼筋混凝土建築物耐震能力評估手冊」之詳細評估法為基礎,根據強柱弱樑之基本需求及樑柱不同之韌性表現,探討耐震能力不足之現有建築物補強設計之量化及選擇補強位置之基本邏輯。並探討翼牆、剪力牆、包覆鋼鈑及鋼斜撐等四種補強方式,比較其經濟性及優缺點,以做為實務設計之參考。本研究利用兩個實際案例,經由耐震能力提昇之效能比較可得知,剪力牆和鋼斜撐是最具經濟效益的補強方式,而翼牆會隨破壞模式和韌性指標的改變而影響經濟效益,包覆鋼鈑則因單價成本過高,經濟效益最差。

關鍵字 耐震能力、破壞模式、韌性、補強設計
頁碼 pp.39-52
參考文獻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1996,既有鋼筋混擬土建築物耐震能力評估手冊。

何明錦、蔡益超、陳清泉,1999,既有鋼筋混凝土建築物耐震能力評估手法及推廣,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內政部,1997,建築技術規則,營建雜誌社。

中華大學土木工程學系,1998,案例一建築結構安全鑑定報告書。

中華大學土木工程學系,1999,案例二建築結構安全鑑定報告書。

檔案下載
   

建築與規劃學報
題目 利用住戶組成率方法預測住戶形成數量
作者 胡志平
摘要

完善的住宅計畫與政策,其關鍵乃在於政府能否精準的推估住宅需求量,並且依此需求數量提供正確的住宅資訊作為介入市場與否及程度的依據。而住宅交易是市場供需雙方均衡的結果,錯誤與不當的市場干預及預期,將會導致住宅市場的扭曲,造成高房價、高空屋率、低住宅品質等失衡現象,而且更將招致住宅計畫與政策的失敗。因此正確而且實際的預測市場的住宅需求,是本文最重要的目的。本文以「戶長率」為技術工具,並且配合方法回顧,比較不同的預測方法的優劣點,乃以住戶組成率方法預測住戶形成數量,建立「住戶形成」預估模式並且進而預測「住宅需求」量。台灣地區有關住宅需求的相關研究,多依個體經濟構建行為模式,討論個體住宅服務需求水準;本文乃依總體經濟建構「住戶形成」及「住戶消失」預測模式,並且進一步推估「住屋單元」需求量及市場「住宅需求量。本文以新竹市縣為例,修正戶長率觀念並且利用住戶組成率以1999年為基礎,預測2000年之住戶形成數,並且依空間別、住戶規模別詳細說明其預測結果。

關鍵字 住宅政策,住宅需求,住宅市場,戶長率,住戶形成
頁碼 pp.53-70
參考文獻

Bongaart,J.Burch, T. and K. W. Wachter, 1989, Family Demography Methode and Their Appliction, Clarendon Press Oxford.

Brouwer,J., 1988, Application of Household Models in Housing Policy, in Keilman , Kuijsten , and Vossen(eds.), Modelling Household Formation and Dissolution Clarendon Press Oxford.

Burch, T.K,S.S. HALL,A.Madan,K.T.Thomas and L. Wai, 1986, Measures of Household Composition and Headship based on Aggregate, routine Census Data, in Bongaarts,Burch,and Wachter(eds.), Family Demography Methods and their Application, Clarendon Press Oxford.

Castro,L.J. and A. Roger, 1983, Pattern of Family Migration:two methodolgical Approaches, Enviroment and Planning A15,237-254.

Ermisch,J., 1988, An Economic Perspective on Household, Modeling,in Keilman, Kuijsten and Vossen(eds.)  Clarendon Press Oxford.

Ermisch,J. and E.Overton, 1985, Minimal Household Units:a new Perspective in the Demographic and Economic Analysis of Household Formation, Policy studies Institute Research Report,London.

Field B.G. and B. D. Macgrorge, 1987, Forecasting Techniques for Urban and Regional Planning ,Hutchinson London.

Hajnal,J., 1982, Two kinds of pre-industrial Household Formation System,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8,449-494.

Keilman,N.A. Kuijsten and A. Vossen, 1988, Modeling Household Formation and Dissolution, Clarendon Press Oxford.

Kono,S., 1987, The Headship Rate Method for Projecting Households, in Bongaarts,Burch, and Wachter(eds.), Family Demography Methods and their Application, Clarendon Press Oxford.

Linke,W., 1988, The Headship Rate Approach in Modeling Households: the case of 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in Keilman, Kuijsten, and Vossen  (eds.), Modelling Household Formation and Dissolution Clarendon Press Oxford.

Nicholson,W., 1992, Microeconomic Theory-Basic principles and Extensions, The Dryden Press,Philadelphia.

Pitkin J.R. and G.S. Masnick, 1987,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eads and Non-Heads in the Household Population: an Extension of the Headship Rate Method, in Bongaarts, Burch, and Wachter(eds.), Family Demography Methods and their Application, Clarendon Press Oxford.

檔案下載
   

建築與規劃學報
題目 新竹科學園區周邊地區辦公建築發展之調查研究:以新竹市為例
作者 解鴻年、 胡太山
摘要

新竹「科學園區」於民國六十九年設立,帶動了新竹市產業升級及人口迅速增加,且政府擬將新竹發展成一具有一百二十萬人口規模的高科技都市,在都市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大量的三級產業及「辦公室」需求,而科技產業國際化,與國外廠商接觸逐漸頻繁,使新竹市辦公建築不僅在「量」的增加,同時對「質」的要求也愈來愈高。辦公建築發展與都市的成長關係密切,一個堿市愈都市化分工愈細,辦公建築的發展也越形專業化,本研究希望能對「新竹辦公建築的發展」有一完整的瞭解,並以「辦公建築發展」的角度來描述新竹市發展演變的脈絡。「辦公活動」必須與其他相關行業密切配合,如一個企業的運作需要金融、會計、法律、行銷及相關行業等的配合,以達到相輔相成的效果,然在辦公大樓的興建與區位的決定,若投資者並未考慮實際市場需求及供需情形,在區位的選擇及興建的時機不盡理想,可能造成空屋率上升,形成資源浪費,因此在新竹辦公發展的同時,有必要對辦公市場作一完整的瞭解。本研究內容主要可分為二部份,一為新竹辦公建築發展的過程,二為分析現今辦公建築區位分佈、產業類別及市場供需差異,並預估將來辦公建築市場走向。對辦公建築目前及未來區位發展及辦公市場供需作一探討,期望能在有限的土地下作最合理的運用。

關鍵字 辦公建築、區位發展、市場供需
頁碼 pp.71-86
參考文獻

李玉玲,1993,台中市辦公室市場供需之研究,逢甲大學土地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俊發,1981,新竹科學工業實驗園區對台灣北部區域都市發展影響之研究,中興法商學院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進田,1993,抽樣調查-理論與應用,國立編譯館。

胡金印,1979,新竹市商業之空間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鴻志,1991,科技園區對區域社經影響之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

林倩玫,1994.6,多核心都市地價空間結構型態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章倩儀()1991,辦公大樓與特殊目的財產的管理,不動產管理系列()人與地。

張聿棟,1985,台北市辦公大樓土地使用與交通旅次關係之研究,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志明,1995,台北都會區辦公大樓供需模式之分析,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金安,1994,辦公大樓更新計畫調查診斷作業之初步研究,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建文,1994,台灣地區空屋率之研究,碩士論文。

楊國樞、文崇一等,1983,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方法上冊,東華書局,七版。

潘廣三,1980,辦公室區位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中興法商學院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Bateman, Michael, 1986, Office Development-A Geographical Analysis.

Clark, Colin, 1957, The conditions of economic progress.London:Macmillan.

Chapman, H., 1995, Tomorrow and beyond: office occupiers, Property Review Vol.5, No.2. Pp34-36.

Dunning J. and G. Norman, 1987, The Location of offices of international companies, Environment &Planning A 19:613-31.

Daniels,Peter Watters, 1980, Office location and the journey to work : a comparative study of five urban areas .England:Gower.

檔案下載
   

建築與規劃學報
題目 臨時住宅之高齡者居住環境評估與評估因子之探討:以九二一大地震受災地方東勢鎮為例
作者 陳政雄、 劉益顯
摘要

本研究以東勢鎮臨時住宅的66位前期高齡者及33位後期高齡者為對象,以使用後評估的訪談調查法,得知高齡者對臨時住宅居住環境的重要度與滿意度。最後,以卡方檢定驗証評估因子的屬性因子與影響因子。其結果如下:1.高齡者認為臨時住宅居住環境的個人領域比社會領域重要。2.高齡者對臨時住宅居住環境的設備、通風、景觀較為滿意,對商業設施、溫度較不滿意。3.臨時住宅居住環境評估的屬性因子,應同時考慮高齡者原來與現在的居住狀況。4.臨時住宅居住環境評估的影響因子,應同時考慮室內與室外的環境條件。5.本研究提出11項屬性因子及28項影響因子,作為臨時住宅之高齡者居住環境之評估因子。

關鍵字 臨時住宅、使用後評估、評估因子、卡方檢定
頁碼 pp.87-108
參考文獻

江哲民、周伯丞,1999,獨立性效應在室內物理環境品質定量化之應用-以高齡者安養中心為例,中華民國建築學會建築學報,(31)33-49

侯錦雄、宋念謙,1998,台中市黎明住宅社區居民社區意識之研究,中華民國建築學會建築學報,(24)51-65

黃耀榮,1997,老人休閒環境特性與需求之城鄉差異探討,中華民國建築學會建築學報,(21)01-20

曾思瑜,1995,老人公寓用後評估-以高雄市立仁愛之家老人公寓松柏樓為例,中華民國建築學會建築學報,(14)9-29

賴明茂,1998,雲林科技大樓教職員團體住居空間需求之調查研究,中華民國建築學會建築學報,(25)61-77。

檔案下載
   

建築與規劃學報
題目 以IDEF0描繪規劃設計與施工介面
作者 林建良、 劉律成
摘要

優良之產品,端賴優良之生產過程;而優良之生產過程,端賴優良之事先規劃設計。同樣地,工程規劃設計之品質,亦取決於良好之規劃設計過程。建築與營建工程之規模大型化與施工技術複雜化的趨勢,使與工程有關的各項介面漸趨複雜。仔細地檢視作業流程,重新規劃合理之作業程序,並提出一個標準化圖形工具,做為溝通協調之憑藉,以串連整合各分散之流程與介面,可有效改善因溝通協調不善所衍生之工程介面問題。本文先釐清工程管理之定義,並探討流程再造觀念與IDEF0系統化之流程模式工具,再以此方法改善工程規劃設計流程、與營建生產流程間之溝通協調介面。

關鍵字 工程管理、流程模式、流程再造
頁碼 pp.109 - 122
參考文獻

巫啟后,1994,營建管理與施工實務,正言出版社。

林耀煌,1997,營建工程施工規劃與管理控制,長松出版社。

朱寶力,1995,營建管理,天佑出版社。

黃正新,1993,營建工程管理,九樺出版社。

廖國楨,1998,營建管理,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戴期甦、何純帄,1999,營建管理服務的品質管理計畫,中華民國第一屆營建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林成志,1996,應用流程模式化支援企業在造工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

蔡明修,1999,台灣科技大學碩士論文。

.() Hammer& Champy(原著) 1994,改造企業-再生策略的藍本,牛頓出版社。

裴金林,1998BPR理論與技術-BPR的原則,大陸企業資源管理研究中心。

陳鴻基,1999,以BPR提升中小企業競爭力,資訊與電腦期刊。

等松會計事務所管理顧問部門編,阿部楨審定,雷卲甫譯,1997,商業流程的再造,聯經出版社,台北。

吳卓夫、葉基棟,1991,營建法與施工,茂榮出版社。 

石正義,1993,最新連續壁工程施工與管理實務,詹氏書局。

林金面,1996,土木施工學,文笙書局。

現代營建雜誌,1995,地下工程實務,茂榮總經銷。

Scheer,A-W, 1998, Business Process Engineering, Springer-Verlag.

檔案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