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卷期
建築與規劃學報
題目 施工社會成本量化分析模式(COSCO)於道路鋪面工程之實證分析
作者 余文德、張正瑩、 羅紹松
摘要

國內在交通路網建設逐漸完善進步的同時卻也造成工程鄰近地區的衝擊,特別是道路養護鋪面工程之施工對於週遭環境之衝擊最大,使得無形的社會成本在不知不覺中付出與損耗。因此,在各級道路拓寬或養護所進行的鋪面工程施工時,可能影響社會大眾生活上的外部成本應列入工程管理之考慮。本文蒐集台灣北部地區道路鋪面工程130個實際案例,分析屬於專案外部之社會成本,透過量化分析模式進行實證研究。研究結果顯示道路鋪面工程施工之每日社會成本約為平均每日工程成本的5倍左右,足見其嚴重性。本文並採用複迴歸分析方法及SPSS軟體,針對規劃階段所能掌握之影響參數進行「逐步迴歸」分析,得出車輛數、工期及工程費等三項因數為道路鋪面施工社會成本最重要之影響因數,並用以建構施工期間社會成本之預測模式。此外,本文亦將所建構之COSCO模式應用於趕工獎金的編列及A+B招標模式之案例分析。本研究結果可提供相關工程單位進行道路工程方案規劃時,預估社會成本之影響及評估趕工策略之參考,更可以做為各單位編列趕工獎金之依據。

關鍵字 道路鋪面工程、'施工社會成本、量化分析
頁碼 pp.104 - 131
參考文獻

公路總局(2000)。交通量系統調查成果報告。

尤婉姿(1999)。地下管道之社會成本量化分析。逢甲大學土木及水利工程研究所。

石進芳(2001)。先進競標辦法-A+B+I/D。土木技術,4(5),93-97。

交通部統計處(1996)。民國八十五年度旅運時間價值調查報告。

交通部運輸研究所(1999)。公路車輛行車成本調查。

行政院主計處(2002)。台灣地區薪資與生產力統計指標摘要。

行政院環保署統計室網站。環保署各環保局污染源稽查處分慨況。http://www.epa.gov.tw/statistics/T

行政院環保署網站。環境保護法規—營建工程噪音管制標準。http://www.ctciestc.org.tw

余文德、范振成(2001)。公共工程業主最有利排程之探討。營建管理季刊,46,50-59。

周文賢(2002)。多變量統計分析SAS/STAT使用方法。智勝文化有限公司。

林慧敏(1993)。社會成本問題之研究。大同商專學報,6,81-117。

郭承翔(1997)。導向潛鑽工法應用於都市地區地下管線埋設可行,性初步分析之探討。國立中央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

陳景堂(2001)。統計分析SPSS for Windows 入門與應用。儒林圖書有限公司。

陳維東(1997)。台灣地區施行造價與工期並重競標法之研究。行政院國科會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陳維東、何晉棋、陳棟燦(1999)。從社會成本探討道路改善工程的發包模式。營建管理季刊,40,20-29。

羅紹松(2001)。道路工程施工期間社會成本之研究。中華大學營建管理研究所。

Carr, R. I.(2000).Construction Congestion Cost (C03) Basic Model.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126(2),105-113.

Hamed Mobarak,Adib Kanifani(1978).Use of Value of Time in Project Evaluation.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104(2),123-130.

Herbsman, Z. J.,Ellis, R. D.(1998).Multiparameter Bidding System-Innovation in Contract Administration.ASCE 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118(2),142-150.

Herbsman, Z. J.,Glagola, C. R.(1992).Lane Rental- Innovative way to Reduce Road Construction Time.ASCE 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124(5),411-417.

Liyin Shen,D. Drew,Z. Zhang(1999).Optimal Bid Model for Price-Time Biparameter Construction Contracts.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125(3),204-209.

Mohammed I AI-Khalil,Mohammed A AI-Ghafly(1999).Delay in public utility projects in Saudi Arabi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17(2),101-106.

Zohar J. H.,W. T. Chen,W. C. Epstein(1995).Time Is Money: Innovative Contracting Methods In Highway Construction.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121(3),273-281.

檔案下載
   

建築與規劃學報
題目 產業地區創新與生產網絡之研究—以新竹科學園區暨周邊地區積體電路為例
作者 解鴻年、胡太山、王俊堯
摘要

積體電路產業為台灣地區年產值最高之產業,不僅已成為主要經濟來源,更帶動其他相關產業升級,其中新竹科學園區的助益可說是非常重要,並且在園區積體電路產業引入下,造成地方產業結構的改變。但此生產空間的演變過程以及帶動創新、研發活動的合作、競爭行為與生產網絡間之發展互動關係,此些議題是相關研究所缺乏探討。是故本研究藉由新竹地區的研發、創新活動剖析,配合地方基礎設施之調查,以廠商生產的投入與產出之金額、創新活動與獲利成正相關的假設,利用多元迴歸分析探究新竹地區積體電路產業地方生產網絡鏈結之關係。 在實證結果方面顯示,新竹地區積體電路產業網絡與地方鏈結不明顯,而其產值與研究經費與技術移轉方面呈現

關鍵字 生產網絡、創新、新竹科學園區
頁碼 pp.178 - 200
參考文獻

孔憲法(1998)。新竹科學園區產業結構變遷與影響之探討。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87-2415-H006-009。

方世杰(1999)。產研研發聯盟之廠商特質、技術移轉特性、戶動機制與績效之研究。管理學報,16(4),633-659。

孫震(1996)。台灣科技產業之發展。1996海峽兩岸暨香港地區經質研究。

馮震宇(1995)。技術移轉之類型及其比較。工業財產權與標準。

楊明壁、趙昌信(1997)。研究機構技術移轉民間企業成敗因素之探討。大葉學報,6(1),111-118。

Acs, Z. J.,D. B. A.(1988).Innovation in large and small firms: an empirical analysis.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78(4),678-690.

Amesse, F.,C. D.(1991).Networks of innovators: a review and introduction to the issue.Research Policy,20,363-379.

Arrow, K. J.(1965).knowledge, productivity, and practice.Collected papers of Kenneth j. Arrow,5,191-199.

Audretsch, D. B.,M. P. F.(1996).R & D spillovers and the geography of innovation and production.American Economic Review,86(3),630-340.

Feldman, M. P.,F. R.(1994).the geographic sources of innovation: technological infrastructure and product innov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84,210-229.

Freeman, C.(1991).Network of innovators: a synthesis of research issues.Research Policy,20,499-514.

Hendry(2000).Regional Clustering of High Technology-based Firms: Opto-electronics in Three Countries.Urban Studies,34(2),129-144.

Koski, H.(1999).The implications of network use, production network externalities and public networking programmes for firm's productivity.Research Policy,28,423-439.

Malecki, E. J.(1997).Technolog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Dynamics of Local, Regional, National Change.England:Longman Scientific & Technical.

Moore, B.,P. T.,D. E.(1991).The influence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incentives and infrastructure on the location of small and medium sized companies in Europe.Urban Studies,28(6),1001-1026.

Phillimore, J.(1999).Beyond the linear view of innovation in science park evaluation: An analysis of Western Australian Technology Park.Technovation,19(11),673-680.

Porter, M. E.(1998).Clusters and competition.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orter, M. E.(1990).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London:Macmillan.

Sternberg, R.(2000).Innovation networks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evidence from the European regional innovation survey (ERIS): theoretical concepts, methodological approach, empirical basis and introduction to the there issue.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8(4),389-407.

Stiglitz, J. E.(1985).Information and economic analysis: a perspective.Economic Journal,95,21-41.

Storper, M.(1995).The resurgence of regional economics, ten years later: the region as a nexus of untraded interdependencies.European Urban and Regional Studies,2,191-221.

Tassey, Gregory(1991).The functions of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in a competitive economy.Research Policy,20,345-361.

檔案下載
   

建築與規劃學報
題目 台灣城鄉風貌改造運動之研究—調節理論觀點的檢視
作者 李永展、範淑敏
摘要

本文係基於調節理論的研究觀點,探討目前台灣政府積極推動城鄉風貌改造運動,究竟要回應什麼樣的問題與困境,以及在面對21世紀全球化競爭以及國內詭譎多變的政經情勢,是否為一有效或具意義的政策工具?同時藉由對城鄉風貌改造運動內涵的重新詮譯,以期整合政策與相關問題的脈絡間的關係;最後結合理論與實務,嘗試提出城鄉風貌改造運動的策略性建議。這樣的結合,一方面有助於學術界能從不同觀察角度,更具體地解讀這政策的內涵,另一方面亦可提供決策者不同的考量途徑與策略選擇。

關鍵字 城鄉風貌改造運動、調節理論
頁碼 pp.132 - 148
參考文獻

王振寰(1999)。全球化、在地化與學習型區域:理論反省與重建。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4,69-112。

周志龍(2002)。全球化、國土策略與台灣都市系統變遷。都市與計畫,29(4),491-512。

周志龍(2000)。全球化與台灣地方再發展的競爭策略。都市與計劃,27(2),191-209。

徐進鈺、鄭陸霖(2001)。全球在地化的地理學:跨界組織場域的統理。都市與計畫,28(4),391-411。

中華民國建築學會、內政部營建署委託(2001)。九十年度創造城鄉新風貌建設計畫督導顧問團工作計畫期末報告書。

中華民國建築學會、內政部營建署委託(1999)。擴大國內求方案創造城鄉新風貌督導顧問團工作計畫成果報告書。

王振寰(1996)。誰統治台灣:轉型中的國家機器與權力結構。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李永展、范淑敏(2002)。社區營造、城鄉風貌與永續發展關係之初探。第六屆(2002年)國土規劃論壇研討會,台南:

周志龍(1998)。英國政治經濟發展與都市規劃制度。新竹:建都文化。

周志龍(1998)。資本主義國家理論的論爭與發展。國家科學委員會彙刊,8(1),138-160。

范淑敏(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立德管理學院。

夏鑄九(1995)。空間,歷史與社會—論文選1987-1992。台灣社會研究。

張景森(1991)。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

許志堅、宋寶麒(2002)。民眾參與城市空間改造之機制—以台北市推動『地區環境改造計畫』與『社區規劃師制度』為例。《2002年第九屆海峽兩岸城市變遷與展望研討會》論文集

陳其南(1996)。台灣地區推動社區總體營造的經驗。社區總體營造與文化發展研討會

陳德星(2003)。寧靜的地景革命—宜蘭縣城鄉風貌經驗交流研習會。宜蘭:

曾梓峰(1993)。都市環境經理之實踐:一個都市社會運動取向之考察。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7,37-51。

黃世孟(2003)。台灣城鄉新風貌之營造與期許—精緻文化小而美的景觀風貌。內政部營建署網站。http://home.kimo.com.tw1citycounty_2002/

楊裕富(1991)。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

謝敏文(2001)。創造城鄉新風貌的附加價值—觀光休閒產業的發展。21世紀南瀛城鄉發展研討會論文集

Esser, J.,Hirsch, J.,Amin, A.(Ed.)(1989).Post-Fordism: A Reader.Oxford:Blackwell.

Jessop, B.(1990).state theory: putting sates in their place.Great Britain:

Jessop, B.(1983).Accumulation Strategies, State forms, and Projects.Kapitalistate,10,89-110.

Jessop, B.(1997).Survey Article: The Regulation Approach.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Philosophy,5(3),287-326.

Jessop, B.(1992).From the Keynesian Welfare to the Schumpeterian workfare state.Lancaster University Lancaster Regional Working Paper 45.

Jessop, B.,Amin, A.(Ed.)(1994).Post-Fordism: A Reader.Oxford:Blackwell.

Storper, M.(1997).The Regional World: Territorial Development in a Global Economy.New York:Guilford.

檔案下載
   

建築與規劃學報
題目 公共設施最適服務/影響距離之評估模式
作者 紀雲曜、李上妤、葉光毅
摘要

公共設施之服務/影響距離的決定,受其設施本身的、空間的、自然環境的及社會政治經濟條件的影響,隱含相當的不確定特性,較難客觀的定出以供鄰近土地規劃及環境評估之用。本文乃具體提出一種客觀決定公共設施之服務/影響距離的程式,其主要想法為廣泛蒐集專家意見以獲得綜合意見,主要方法為透過模糊德爾菲模式之專家問卷調查,並採用最大最小值與模糊積分方法來進行專家不同意見之整合。本文以23種公共設施為例,進行此一程式之說明,其結果除可獲得23種公共設施之最適服務/影響距離外,亦可得知受訪者意見分歧度與一致性資訊,可供現階段國內土地利用及環境評估各種公共設施服務/影響距離的參考。

關鍵字 公共設施、最大最小值、模糊積分、最適距離
頁碼 pp.150 - 177
參考文獻

內政部營建署(1987)。新竹市綜合發展計畫。http://gisapsrv01.cpami.gov.twlcpislcprpts/hsinchu_cityIdepart/mu1u_3.htm


內政部營建署、內政部編印(1986)。國建會區域發展組研究題綱及背景資料。台北:內政部。


王慶瑞(1978)。運輸規劃程序與系統方法。運輸計劃,7(4),79-88。


目山直樹、柴田貴德(1998)。流通產業立地展開個人消費行動關係性實態分析。土木學會第53回年次學術講演會講演概要集,4,204-205。


吳清源(200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中華大學建築與都市計畫研究所。


李上妤(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長榮大學土地管理與開發研究所。


李永展(1994)。鄰避設施與社區關係。人興地,131,46-53。


林奕全(2002)。以路線價係數法應用於地價查估。第五屆全國經營實務專題成果研討會


林建元、岳裕智(1996)。專題計畫成果報導—都市計畫及設計決策支援系統之建立。工程科技通訊,20,51-52。


林峰田(1997)。公共設施檢討空間分析方法。都市與計劃,24(2),171-192。


林禎家、交通部運輸研究所委託(2000)。交通運輸與土地使用整合性規劃準則之研究—文獻整理。交通部運輸研究所。


施昱年、張梅英、張國棋(2000)。台中市透天住宅價格與外部居住環境因素空間結構相關性分析。中華地理資訊學會2000年會計學術研討會


張益三、徐偉鈞、杜建宏(2002)。山坡地開發設施容受總量管制系統之研究。公共工程學術研討會,台南


曾明遜、謝潮儀(1995)。住戶逃避鄰避設施之自我防衛支出以垃圾處理場為實証對象。都市與計劃,22(2),217-233。


馮正民、曾平毅、王冠斐(1994)。可是運系統對車站地區房價之影響。都市與計劃,21(1),25-45。


馮正民、解鴻年(1989)。緊急設施區位模式之評述。交通運輸,11,27-38。


黃幹忠、葉光毅(2002)。都會區郊區消費購物旅次時間與商店設址之評估。台灣土地研究,5,23-44。


楊龍士、江宛瑛(1993)。影響居住區位選擇指標之建立。規劃學報,20,71-86。


葉光毅(1990)。都市公共設施服務距離之研究—台南市之實例探討。建築學報,1,125-136。


葉光毅、周幸慧(1989)。都市公車停靠站服務範圍與集客能力之研究。運輸計劃,18(3),325-348。


鄒克萬、謝銘智(2000)。比較分析都市公共設施之空間公平性。規劃學報,27,45-72。


潘國樑(1999)。山坡地永續利用。台北:詹氏書局。


蔡馥竹(200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


賴宗裕、蔡珮雯(2000)。捷運場站周邊土地使用規劃課題之探討—以木柵線中山國中站爲例。政大地政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Assadian, A.,Ondrich, J.(1993).Residential Location, Housing Demand and Labor Supply Decisions of One-and Two-Earner Household: The Case of Bogota, Colombia.Urban Studies,30(1),73-86.


Ishikwaw, A.,Amagasa, T.,Tamizawa, G,,Totsuta, R.,Mieno H.(1993).The Max-Min Delphi Method and Fuzzy Delphi Method via Fuzzy Integration.Fuzzy Sets and System,5,241-253.


Megbolugbe, I. F.,Mark, A. P.,Schwartz, M. B.(1991).The Economic Theory of Housing Demand: A Critical Review.The Journal of Real Estate Research,9(3),381-393.


Ohsawa Y.,K. Tamura(2002).Discussion paper series No.972, Library of Institute of Policy and Planning Sciences.University of Tsukuba.


Oshawa Y.(2000).Bicriteria Euclidean Location Associated with Maxinim and Minimax Criteria.Naval Research Logistics,47,581-592.


Rider R.,Henning, J.(1967).The Determinants of Residential Property Value with Special References to Air Pollution.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49(2),147-157.


Tiebout, C.(1956).A Pure Theory of Local Expenditure.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64(4),416-425.


Weisberg, B.(1993).One City's Approach to NIMBY: How New York City Developed a Fair Share Sitting Proces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59,93-97.


Wu, F.,Webster, C. J.(2000).Simulating Artificial Cities in a GIS Environment: Urban Growth under Alternative Regulation Regim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14(7),625-648.

檔案下載
   

建築與規劃學報
題目 土地使用規劃之方格組合模式研究
作者 邱景升、王大立
摘要

藉由數學模型與電腦科技的輔助以達成規劃作業的自動化一直是規劃者追求的目標。然而,目前已發展的土地使用數學模型,雖可以應用於各種土地使用規劃問題的分析、預測、及模擬等作業,但對於以方案研擬為主的規劃作業需求則幫助有限。特別是關於土地使用區位選擇問題方面,仍舊缺乏可供實務規劃應用的數學模型。為此,本研究提出一套「方格組合模式」,在理性規劃模式的基礎下,透過將規劃空間劃分成規則方格的方式,藉由導入「土地使用轉用」的觀念來建立「土地使用轉用優先順序表」,並據此將土地使用區位決策過程,轉換成明確且有限的程序與數學式所構成的方格組合問題,達到模擬土地使用計畫替選方案的目的。經由假設簡例測試結果顯示,此一方法可以結合電腦科技的輔助達成自動化產生土地使用計畫替選方案。

關鍵字 土地使用計畫、方格組合、土地使用轉用
頁碼 pp.202 - 219
參考文獻

林建元(1996)。台灣地區中東部區域重大建設影響之分析(第一期)。台灣省住宅及都市發展局市鄉規劃處。

馮正民、林禎家(1997)。都市計畫草圖替選方案之分析模式。都市與計劃,24(2),153-169。

黃書禮(2000)。生態土地使用規劃。詹式書局。

謝潮儀(1983)。計量方法與都市土地使用模型。茂榮圖書。

Chapin, F. S.,Edward, J. K.(1979).Urban land use planning,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Chicago.

Cohon, J. L.(1978).Multiobjective Programming and Planning.New York:Academic Press.

Engelen, G.,White, R.,Uljee.,Drazan, P.(1995).Using cellular automata for integrated modeling of socio-environmental system.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34,203-214.

Feng, C. M.,Lin, J. J.(1999).Using a genetic algorithm to generate alternative sketch maps for urban planning.Computers, Environment and Urban Systems,23,91-108.

Klosterman, R. E.(1999).The What if? collaborative support system.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B: Planning and Design,21,399-420.

Landis, J. D.(1994).The California Urban Futures Model: a new generation of metropolitan simulation models.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B: Planning and Design,21,399-420.

Landis, J. D.(1998).The second generation of the California urban futures model, Part I: Model Logic and Theory.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B: Planning and Design,30,657-666.

Marglin, S.(1967).Public Investment Criteria, MIT Press.Cambridge:Massachusetts.

Ohsawa Y.(1992).Inoue-Shoin.Japan:

ReVelle C.,Elzinga D. J.(1989).An algorithm for facility location in a districted region.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B: Planning and Design,16,41-50.

Satty, T. L.(1980).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New York:McGraw-Hill.

van Lier, H. N.(1994).Land use planning in perspective of suitability: an introduction, Amsterdam: Elsevier.

Waddell, P.(1998).Association of the Collegiate Schools of Planning.Pasadena, CA:

Yeh A. G.,Chow M. H.(1996).An integrated GIS and location-allocation approach to public facilities planning-an example of open space planning.Computers, Environment and Urban Systems,20,339+3

檔案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