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卷期
建築與規劃學報
題目 理想城市與緊湊城市:界線空間概念之評述
作者 李少甫
摘要

 今日的城市早已不是過去被城牆圍著的城區,而是由巨型城市和大量中小城鎮及其周圍農林業地區所構成的大都會區或城鄉聚集區,這種新的城鄉空間型態與結構,在人類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隨著工商業與物流系統的快速發展,這些城市不論其規模大小,幾乎毫無例外地都發生了內部經濟與社會結構上的變革,相對的人們從生活方式到價值觀念都起了變化,其中最為顯著的因素是生活空間的形態、居住環境的密集度、以及自然生態的改變,這幾項具體可見的變化控制了人類各式各樣的生活圈領域,也就是圈域空間的規模。國際上已經有很多學者投入圈域空間的研究,但畢竟圈域是受地域性的直接影響,針對某地區的生活圈之間的研究,仍然需要量身的訂做才是務實之本。一般性探討圈域空間的涵意,可以從圈域的空間形態(幾何研究)、與社會經濟的變動因素(社會科學)兩方面同步進行,再按照對象地區的社經背景來規劃城市的發展方向。無論城市如何的發展,如果能有效掌握空間與社經因素的微妙關係,可能是從事圈域空間研究的最佳福音,在此,除了圈域內部本身必須掌握以外,各種形態的圈域空間之間的「界線空間」,很有可能成為另一種層面的思考主題。因為界線空間仍然是一種不甚明確的空間,但它的在存則完全依附在圈域空間的結構上,又在都市計畫的進程上,加入界線空間在觀念上的調控與處理,或許就能夠理想地處理都市化的工作。本文仍企圖從廣義解釋的理想主義的空間觀,思考台灣地區的空間架構,同時引用相關的都市發展案例,觀察並了解其都市土地的運用方式;繼而探討城鄉等界線空間之演化及組合等整體思維,廣泛思考地方生活圈的組合,及其所能形成的特徵。

關鍵字 理想城市、緊湊城市、圈域空間、界線空間
頁碼 pp.74 - 89
參考文獻

張偉、顧朝林,2000,城市與區域規劃模型系統,東京大學出版社

畢恆達,2001,空間就是權力,心靈工坊出版社

規劃署,1996,一九九六年全港發展策略檢討諮詢摘要,香港政府規劃環境地政科

陳錦華、胡文龍、余偉錦、李志輝,1997,香港城市與房屋:城市社會學初探,三聯書局

劉濱誼,1996,圖解人類景觀:環境塑造史論,田園城市文化

盧惠明、陳立天,1998,城市與區域規劃模型系統,三聯書局

賴明茂,1991,建築向心性之研究,詹氏書局

營建雜誌社,1991,都市計畫專業用語之解說及彙編,營建雜誌社

藤井明,2000,集落探訪,建築資料研究社

顧朝林、甄峰、張京祥,2000,集聚與擴散-城市空間結構新論,東南大學出版社

Beer,A.R. and Higgins,C., 2000, Environmental Planning For Site Development, New York:E&FN SPON.

Crowe,N., 1999, Navure And The Idea Of A Man- Made World, Massachusetts:The MIT Press.

Eubank,E.E., 1932, Concepts Of Sociology, Botson:Heath.

Gallagher,W., 1994, The Power of Place, New York:Harper Perennial.

INURA, 1999, Possible Urban Worlds, Zurich:Birkhauser.

Johnson,J., 1970, The Organization Of Spac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 Press.

Kostof,S., 1991, The City Shaped, London:Thames and Hudson.

Maybury-Lewis,D., 1992, Millennium:Tribal Wisdom And The Modern World, New York:Viking.

McGee,T.G., 1971,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In The Third World, London:Bellandson.

McLaughlin,John D., 2000, Land Administration,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cLaughlin,J.B. and Diamond,D.R., 1983, Progress In Planning, Oxford:Pergamon Press.

McLaughlin,J.B. and Huxley,M., 1985, The New Urban Studies Literature, Oxford:Pergamon Press.

Morris, A.E.J., 1994, History Of Urban Form Before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s, New York:Longman.

Murray,P., 1992,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Italian Renaissance, New York:Thames and Hudson.

Needham,B., 1977, How Cities Work, Oxford:Pergamon Press.

Saarinen,E., 1986, Trends In American Society, New York:Greenwood.

Tachumi,B., 2000, Event-Cities 2, Massachusetts:The MIT Press.

HTTP://www.metro-region.org/growth/urbursa/ugb.html

檔案下載
   

建築與規劃學報
題目 國家治理下的文化政策:一個歷史回顧
作者 廖世璋
摘要

 本文從歷史發展的角度切入討論從日本殖民時期到2002年4月止,國內各個歷史階段中國家政體對文化發展的干預情形,以及其國家政體未干預之處但卻具有明顯特徵的文化發展狀況,此外,並分析國家文化政策與當時整體政治、經濟及社會發展的相互關係。研究發現在台灣由國家政體所領導的文化政策,其概念著重在於政治的意識形態、教育及遊憩等方面,而且在早期整個國家的文化政策主要偏向政治發展目的,以及在晚期則主要強調整體社會的經濟發展,而文化的發展在過去歷史中長期以來都是國家政治或經濟發展的附屬品,並沒有一個以文化為主體的文化發展政策,如此也造成目前國內文化主體性格模糊的嚴重課題。 本文為透過對台灣各階段文化政策剸展的特徵情形進行深入的分析,在最後歸納出一些國內歷史發展的課題及回應,作為本文的結論與建議,並作為日後政策制定時的借鏡。

關鍵字 歷史、國家政體、文化治理、政治與經濟、文化政策、文化主體
頁碼 pp.160 - 181
參考文獻

文化建設委員會,1998a,文化白皮書,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文化建設委員會,1998b ,文化統計,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文化建設委員會,1999,文化統計,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文化建設委員會,2000,文化統計,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中華民國都市計畫學會,20012000年全球城市發展調查報告,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委託

台北市政府主計處,2000,統計要覽,台北市政府主計處

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2000,台北市都市發展年報2000,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

何東洪、張釧維,2000,佔後台灣國語唱片工業與音樂文化的發展軌跡-一個徵兆性的考察,台灣產業研究,149-224

楊式昭,1999,光復後台灣重要文化政策之觀察1945-19942000台灣文化百年論文集,:96-140

誠閣工程顧問公司,2000,全球城市發展調查報告-首都城市發展狀況調查報告系列1999,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委託

徐裕健,1993,都市空間文化形成之變遷-以日據時期台北為個案,台北: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論文

若林正丈編、若林正丈、松永正義著、廖兆陽義,1988a,中日會診台灣-轉形期的政治,台北:日本文摘

若林正丈編、劉進慶祝、陳豔紅譯,1988b,中日會診台灣-轉形期的經濟,台北:日本文摘

黃武達,2000,追尋都市史之足跡,台北市文獻委員委託

張金鶚,1989,房地產景氣指標之研究,台北:政治大學地政學系

廖世璋,1992,文化與帝國主義,原著Edward W. ,台北:立緒

蘇昭英,1999,台灣縣市文化藝術發展-理念與實務,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委託

Antonio Gramsci, 1971, Selection form the Prison Notebooks, New York: International Publishers.

Herbert Marcuse, 1964, One-Dimensional Man, USA:Copyright by Herbert Marcuse.Reprinted with permission of Beacon Press and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Karl Marx & Frederick Engels, 1947, The German Ideology, The German Ideology.

檔案下載
   

建築與規劃學報
題目 由制度面探討台灣土地使用管理制度變遷之研究
作者 呂宗盈、林建元
摘要

 台灣地區對土地的使用管理,基本上係以傳統的「分區使用管制」(Zoning)制度為基礎,配合使用分區對土地使用類型與使用強度的訂定,以達到控制環境品質與土地資源的使用效率。然而由於時空的變遷與土地使用的複雜性,分區使用管制的僵固性並無法解決某些特殊性的土地使用需求,因此,彈性的管制方式也就應運而生。新制度之形成與運行需要具備一定的基本背景與條件,其施行又將對未來的土地使用管理制度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本論文即在制度理論的架構下,探討台灣土地使用管理制度的形成與變遷,藉以作為政府有關單位未來制定相關政策之參考。

關鍵字 制度變遷、土地使用管理、分區使用管制
頁碼 pp.136 - 158
參考文獻

王耀生,1997,新制度主義,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林建元,1998,智慧型工業園區開發規劃設計作業規劃(第二年)附冊,委託單位:經濟部工業局,執行單位:中國土地經濟學會

施建生,1999,制度經濟學的新發展,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22(4):pp.8-11

黃武達,1993,評介「台灣都市計畫講習錄」--日治後期台灣都市計畫與建築管理之基礎史料

(建築師)第19(5):pp.144-147

黃武達、小川英明、內藤昌,1995,日治時代之臺北市近代都市計畫(一)都市計畫之萌芽與展開,(都市與計劃),第22(1):pp.99-122

黃武達、蔡之豪、內藤昌,2000a,戰後台灣建築法制重建之歷史分期,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第十二屆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論文集,pp.1-4

黃武達、蔡之豪、內藤昌,2000b,台灣建築法制歷史傳承之考察-日治時代以降建管制度及立法觀念之傳承,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第十二屆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論文集,pp.5-8

楊永良,2002,日據時代的台灣建設,http://www.cc.nctu.edu.tw/~ylyang/history/taiwan.htm

楊勝評,2001,台北縣都市更新規劃案-以板橋、永和及三重都市計畫為例,委託單位:台北縣政府,執行單位:中華民國都市計劃學會

熊秉元,1996,帄價住宅、寇斯定理、制度經濟學,(台灣土地金融季刊),第33(1):pp.15-29

錢學陶,1990,都市計畫學導論,茂榮圖書公司

顏愛靜,2001,新制度經濟學的評價制度與經濟理論導讀(人與地),第210:pp.19-36

地政法規及相關法規彙編,2000,內政部營建署

都市計畫法規彙編,2000,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主編,台北市建築師公會協辦

中野文庫,植民地法令(台灣部)http://duplex.tripod.co.jp/colony/taiwan.htm

Ppatt,Rutheford H., 1996, Land Use and Society -- Geography, Law, and  Public Policy, Island Press, Washington ,DC..

檔案下載
   

建築與規劃學報
題目 空屋鍵與住宅福祉計量評估解析:排序性選擇模式之應用
作者 胡志平
摘要

 住戶的遷移行為,其結果一方面調適住戶的住宅服務水準;另外一方面也藉以改善住宅福祉。拌隨著住戶的遷移所引發之換屋過程「空屋鍵」將住屋單元及住戶相互聯結,當此聯結規模愈大即表示空屋鍵愈長,住宅福祉的改善較多;反之則否。空屋鍵模式即建構一套計算新建住宅所誘發換屋的最大可能性模式,本文的目的即在建立空屋鍵結計量解析模式,進一步計算一新建住宅社區誘發的空屋鍵長,並且利用程序性選擇模式建立空屋鍵與相關屬性之間的因果關係,藉以衡量社區住宅福祉受相關屬性的衝擊邊際效果。本文利用空屋鍵模式,討論新逼住宅誘發之乘數效果,並且討論住戶換屋所誘發的住宅過濾過程的顯著程度,其次再以空屋鍵乘積甫算住戶平均遷移次數,作為住宅福祉計量指標,藉以解析住宅福祉於此過程中之分配結構,最後據此提出改善與促進住宅福祉的策略。在經驗實證結果方面顯示住宅過濾比預期較不明顯。過濾的住宅也多半是屋齡老舊而且鄰里環境與相關住宅條件也都不佳,住宅福祉的提升相當有限。利用過濾來改善中低收入住戶的住宅品質的策略,也確實缺乏效率及公平性。其他諸如租賃住宅的供給、中低收入戶住宅補貼等,對弱勢族群住宅品質的改善,的確有其存在之必要性。另一方面,實證結果也顯示高價位住宅仍比中低價位住宅有較顯著的過濾效果。在程序性選擇模式操作結果顯示,戶長年齡、住戶規模等屬性較為顯著。最後可以歸結出一個結論,增加住宅過濾效果之顯著性以提升住宅福祉必須以住宅產品特質為主要考量,突顯產品區隔性,並且適度增加中高收入住戶換屋誘因,以達到過濾的目的。

關鍵字 住宅福祉、換屋、空屋鍵、住宅過濾、程序性選擇模式
頁碼 pp.112 - 134
參考文獻

胡志平,2000,住宅福住宅市場分配更效率與公平嗎?,中華民國住宅學會第九屆年會論文集,頁85-102

胡志平,2001,住宅過濾與福祉變化分析-空屋建模式之應用,中華民國住宅學會第十屆年會論文集,頁185-204

陳彥仲、林見飛,2000,從空屋鍵理論推論都市住宅空屋移動現象之研究,中華民國住宅學會第九屆年會論文集,頁453-476

Amemiya,T, 1975, Qualitative Response Models, Annual Economic Social Measurement,4:363-372.

Ben-Akiva,M,Lerman,S.R., 1987, Discrele Choice Analysis:Theory and Application to Travel Demand,The  MIT Press: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Cambridge.

Bourne, L. S., 1981, The Geography of Housing, John Wiley and Sons Inc :New York.

Bourne, L. S., 1982, Internal Structure of the Cit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Oxford.

Fisher, E .M .and Winnick, L. B, 1951, A Reformulation of the Filtering Concept,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VII:47-85.

Grigsby ,W., 1963, Urban Housing Markets,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Philadelphia.

Lansing,J.B.et al, 1969, New Homes and Poor People:a Study of Chains of Moves,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Ann Arbor.

Leven,C.L.et al, 1976, Neighborhood Change:Lessons in the Dynamics of Urban Decay, Praeger:NewYork.

Lowry,I, 1960, Filtering and Housing Standards:a Conceptual Analysis, Land Economics, 36:362-370.

McFadden,D., reid.F, 1975, Aggregate Travel Demand Forecasting form Disaggregate Behavioral Models, Transportation Reserch Record,534:24-37.

Manski ,C., 1977, The Structure of Random Utility Models, Theory and Decision ,8;229-254.

Park,R. E. ,Burgess, E. W.and Mckenzie,R.D, 1925, The Cit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Chicago.

Ratcliff,R .U ., 1949, Urban Land Economics, McGraw-Hill:New York.

Sharpe ,C.A, 1978, New Construction and Housing Turnover: Vacancy Chains in Toronto, Canadian Geographer,XXII,2:130-144.

檔案下載
   

建築與規劃學報
題目 先進國家市中心復甦之案例回顧
作者 黃幹忠、葉光毅、施蓉錚
摘要

 先進國家的都市經歷過高度的人口集中與發展後,在「汽車社會」與「人們回歸田園夢想」的衝擊下,逐漸產生郊外化與市中心空洞化的問題。美、英、日、德是工業化與都市化的代表,故其都市所面臨的問題相對較嚴重,對郊外化與市中心空洞化問題的體認也最深。然而,各國的歷史背景與思考哲學皆不相同,故其解決對策與居民意願也呈現高度的差異。本文藉由對上述四個先進國於郊外化與市中心空洞化的狀況與原因之了解,進一步探討各國活化市中心的哲學與背景,希望歸納出活化市中心的配套思考,以做為政府相關部門於擬定活化市中心策略時的參考。

關鍵字 汽車社會、郊外化、市中心空洞化、活化市中心
頁碼 pp.90 - 111
參考文獻

小林重敬、山本正堯編著,1999,既成市街地再構築都市計畫,株式會社出版 

日本政策投資銀行,2000,海外中心市街地活性化,日本貿易振興會出版

中心市街地活性化研究會,1999,中心市街地活性化戰略,出版

吳家昌,1995,英國之土地政策與新市鎮開發,台灣土地金融季刊,第32(2):pp.63-87

吳家昌,199,英國之公地管理與都市更新,人與地,第191(192):pp.85-92

林明鏘,1997,論德國都市更新制度-兼論我國都市更新法制,歐美研究,第27(2):pp.109-162

岩本直,1999,英國中心市街地活性化事業關研究,土木計畫學研究論文集,NO.16:PP.313-318

張友怡,1999,私部門辦理都市更新問題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光毅、黃幹忠,2000,交通弱者對策諸問題的論爭,中華民國運輸學會第十五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pp.363-370

黃幹忠、葉光毅,2001a,削減汽車使用之土地使用/交通實施政策,都市交通季刊,第十六卷(第一期):pp.68-87

黃幹忠、葉光毅,2001b ,以效用函數為基礎之購物行為模是研究-以台南都會區為實證

都市與計劃,第二十九卷(第一期):pp.21-35

Amos, F. J. C., L. S. Bourne and J. Portugali, 1996,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s on Urbanization, New York:Pegamon.

Berry, B.J.L.(ed.), 1996, Urbanization and Counterurbanization,Beverly Hills, CA:Sage.

Capello,R.,Nijkamp,Pepping.G., 1999, Sustainable Cities and Energy Policies, New York:Springer.

Champion, T., 2000, "Urbanization Suburbanization, Counterurbanization and Reurbanization",in R.Padisson(ed.)Handbook of Urban Studies, London:Sage Publication,Chap-9:143-161.

Comerio,M., 1998, Disaster Hits Home:New Policy for Urban Housing Recovery, Berkeley:Un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 1998, Transport and the Regions, Regeneration Research Summary NO18..

Ewing, R., 1997, "Counterpoint: Is Los Angeles-Style Sprawl Desirabl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63(1):107-126.

Frey,W. H, 1993, "The New Urban Revival in the United States", Urban Studies,30,4/5:741-74.

Freilich,R.,Peshoff,B, 1997, "The Society Cost of Sprawl", The Urban Lawyer,29(2):183-198.

Geyer,H. S. and Kontuly,T. M, 1993,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Concept of Differential Urbanization", International Regional Science Review,15(12):157-77.

Harding, A. ,Dawson, J. Evans, R. and Parkinson, M.(eds), 1994, Eurnpean Cities Towards 2000:Profiles,Policies and Prospects, Manchester:Manchter University Press.

Healey,P. et al. (eds), 1995, Managing Cities :The New Urban Context, New York:Wiley.

Hylton, T., 1995, Save Our Land, Save Our Towns,PB Books, Harrisburg,PA.

Illeris, S., 1994, "Why Was the Central City Population Stabilized? The Case of Copenhagen", in G. O. Braun(ed.), Managing and Marketing of Urban Development and Urban Life, Berlin:Dietrich Reimer Verlag:595-608.

Kats,Bernstein ,B.,Bernstein,S., 1998, "The New Metropolitan Agenda :Connecting Cites and Suburbs", Brookings Review Fall 1998,16(4):4-7.

Lewis,N., 1995, Inner City Regeneration:The Demise of Regional and Local Government, Buckingham,Philadelphia:Open University Press.

Lever,W.F., 1993, "Reurbanization-the Policy Implications,Urban System", Urban Studies,30:935-48.

Parkinson,M., 1991, "European Cities in the 1990s:Problems and Prospects", in I.Jackson(ed.),The Future of Cities in Britain and Canada.Aldershot:Dartmouth:67-87.

Parker,A., 1995, "Patterns of Federal Urban Spending:Central Cities and Their Suburbs,1983-1992", Urban Affairs Review,31(2):184-205.

Real Estate Research Corporation(RERC), 1974, the Costs of Spraw:E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Costs of Alternative Residential Deveiopment Patterns at the Urban Fringe,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Washington,DC..

Rusk,D, 1993, City Without Suburbs, Woodrow Center Press, Washington,DC..

Tingwei Zhang, 2001, "Community Features and Urban Sprawl:The Case of The Chicago Metropolitan Region", Land Use Policy,18:221-232.

Young,D., 1995, Alternatives to Sprawl, Lincoln Institute of Land Policy,Cambridge,MA..

檔案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