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卷期
建築與規劃學報
題目 中國城市區域不均等發展模式的機制探討:廈門市的發展個案
作者 洪啟東
摘要

本文主要係以廈門市的空間發展與個案觀察,探討九零年代的中國大陸區域與城鎮空間發展現象及其背後機制的釐清。首先,回顧過去文獻論述,企圖分析大環境下,中國區域空間不均等發展現象及其模式間的殊異性;其次,在研究方法上,一方面以波斯頓矩陣法(Boston Consulting Group, BCG)和簡易的地理資訊系統(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 GIS)圖示,解析中國區域間內部,以及其主要城鎮和四大直轄市,於經濟改革開放後的八零年代,在吸引外來資本、國內生產總額、第三級產業…等相關經濟發展指標的歷年趨勢變化;第三,藉由東南沿海經濟特區廈門市個案訪談調查結果,論證本無區位競爭優勢的地方政府,卻由於大環境的傾斜發展政策,憑藉決策者與村民與在地政府的領域治理,而在空間規劃與產業經濟上有了耀眼的發展現象。換言之,當代中國城鎮區域發展(傾斜)之主因,應是前述三者的積極資本化與地方彈性產業空間調節政策;特別是底層地方政府的領域治理行為。研究的貢獻在於方法上聯繫了BCG與GIS,以及前述實徵研究的成果表述,相信裨益於日後華人城鎮與區域空間研究之學術積累。

關鍵字 城市區域、地方政府、城鎮治理、不均等發展、廈門
頁碼 pp.90 - 118
參考文獻

中華經濟研究院(1997)。大陸經濟情勢報告。台北:行政院大陸工作委員會。

王克安主編(2001)。中國農村村級社區發展模式:個案實錄與問題及對策。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

王鴻楷、洪啓東(2000)。皖南地方發展案例探討。2000年國土規劃論壇:邁向廿一世紀的都市計劃研討會論文集,台南:

石齊平(1998)。易軌、轉軌、接軌、併軌。亞洲週刊。

成章瑜(2002)。台商以快、狠、準,搶進中國。遠見雜誌,八月,238-246。

投資中國編輯部(2002)。31省市台商投資排行榜。投資中國,100,45-75。

沙林(2002)。步雲直選鄉長三年記。鳳凰刊,12,12-16。

周天瑋(1999)。關係、人治、尋租與轉軌:認識中國貪腐成風的原因和解決途徑。中國時報。

周志龍(1999)。規劃理論的論爭與發展。都市與計劃,26(2),165-187。

周其仁編(1994)。中國區域發展差異調查(1978-1989)。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周爾鎏編、張雨林編(1994)。中國城鄉協調發展研究。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林萌新(2001)。廈門規劃縱橫(上)。廈門:廈門市規劃管理局。

洪啓東(2001)。長江下游經濟開發區的空間轉化:滬寧的經驗研究。銘傳學報,11,107-128。

洪啓東、王鴻楷(2000)。皖南地方發展案例探討。2000年國土規劃論壇:邁向廿一世紀的都市計劃研討會論文集,台南:

紀碩鳴(1999)。東筦模式:兩岸三贏。亞洲週刊。

紀碩鳴(2002)。首都經濟圈創世紀傳奇。亞洲週刊。

胡兆量(1999)。中國區域發展導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胡序威(1997)。閩東南地區經濟和人口空間集聚與擴散研究。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

胡序威主編、陳佳源主編、楊汝萬主編(1997)。閩東南地區經濟和人口空間集聚與擴散研究。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

夏鑄九(2002)。全球化過程中臺北市的現實。第九屆海峽兩岸城市變遷與展望研討會論文集,台南:

秦暉(1998)。江浙鄉鎮企業轉制案例研究。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

耿慶武(2001)。中國區域經濟發展。台北:聯經出版社。

耿慶武(2000)。中國大陸區域經濟的劃分及發展趨勢。中國大陸研究,43(6),51-79。

張可云(2001)。區域大戰與區域經濟關連。北京:民主與建設出版社。

張厚安(1998)。歷史篇中國大陸基層的民主改革:中國特色的農村政治—「鄉村政治」的模式。台北:桂冠圖書。

張敦福(2002)。區域發展模式的社會學分析(弟24卷)。天津:天津人民版社。

莊素玉(2000)。高科技台商蜂擁長江三角洲。遠見雜誌,12月,90-115。

陳志柔(2001)。中國大陸農村財產權制度變遷的地方制度基礎:閩南與蘇南的差異。台灣社會學,2,219-262。

黃作平(1998)。中國經濟區域新論。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

楊洪常(2001)。雲南省與湄公河區域合作:中國地方自主性的發展。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

聞正兵(2002)。中國鄉村民主選舉為何舉步維艱。鳳凰刊,12,24-25。

劉再興(1993)。中國區域經濟:數量分析與對比研究。北京:中國物價出版社。

鄧辛末(1993)。珠江模式的分析。台北:標緻出版社。

簡水聰譯(1994)。圖說中國經濟:世界中的中國。台北:實聯文化出版社。

簡博秀(2001)。地方競爭力、策略行銷和中國的地方發展。2001年中華民國都市計劃、區域科學年會學會聯合年會論文集。

 

蘇東斌編(1994)。中國經濟特區史略。廣州:廣東經濟出版社。

洪啓東(2001)。初探珠江三角洲地區城鎮的發展現象:長安鎮、順德市。中國大陸研究,44(9),37-70。

洪啓東(2000)。長江流域下游地區的城鎮空間演化機制探索。都市與計畫,27(2),165-190。

洪啓東(2000)。超級城市的崛起:重慶的空間發展與區域擴張過程。中國大陸研究,43(9),1-27。

徐進鈺、鄭陸霖(2001)。全球在地化地理學:跨界組織場域的統理。都市與計劃,28(4),391-411。

耿慶武(2000)。中國大陸的區域經濟發展。中國大陸研究,43(8),47-67。

陳淳斌(2001)。中國大陸鄉鎮企業發展與地方政府職能:回顧學界對相關理論的研究。中國大陸研究,44(7),80-103。

Bo, Zhi-yue(2000).Introduction: Local Government in Post-Deng China.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9(24),157-158.

Howell, Jude(2000).Cities in China: Recipes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Reform Era.New York:Routledge.

Lin, George(1997).Red Capitalism in South China: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Vancouver: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Lin, George(1999).State Policy and Spatial Restructuring in Post Reform China, 1978-95.Inter 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23(4),670-696.

MT村內部資料(2002)。五招鑄名牌銀鷺展翅飛。廈門:SH集團。

MT村內部資料(2002)。艱苦創業闖富路與時俱進譜新篇。廈門:SH集團。

Oi, Jean(1999).Rural China Takes Off: Institutional Foundations of Economic Reform.Berkeley, L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Oi, Jean(1995).The Role of the Local State in China's Transitional Economy.The China Quarterly,144,1132-1145.

Smith, David A.(1996).Third World Cities in Global Perspective: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Uneven Urbanization.Oxford:Westview Press.

Tang, Wing-shing,Si-ming Li,Reginald Yin-wang Kwok,Si-ming Li(eds.),Wing-shing Tang(eds.)(2000).China's Regions, Polity, and Economy.Hong Kong: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Wang, Hung-kia,Hung, Chi-tung,Yang, Yeou-ren(2001).Planning for Cities in the 21st Century: Opportunities & Challenges.Shanghai: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Tongji University, China.

Yeung, Godfrey(2001).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Investment Environment in Dongguan Municipality of Southern China.Inte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10(26),125-154.

Yeung, Yue-man,Chu, David(1992).Development Corridor in Fujing: Fuzhou to Zhangzhou.Shatin, New Territories:Hong Kong Institute of Asia-Pacific Studies,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檔案下載
   

建築與規劃學報
題目 我國國土規劃建設部門之建構-以德日比較分析
作者 李淳ㄧ
摘要

行政院為提昇國家競爭力,於二00二年四月二十六日將「行政院組織法」修正草案,函請立法院審議。將目前三十二個機關調整為二十三個機關。此種「政府再造」意味著「制度變革」。惟變革之良否,關係國家未來發展甚巨。本文係針對草案第三條,有關環境資源部之組成提出探討,透過德國在二00一年七月十日將運輸部及國土規劃營建及都市發展部調整為交通建設住宅部及日本二00一年一月六日將建設省、國土廳、北海道開發廳調整為國土交通省之經驗,介紹二國組織與功能,進而說明我國環境資源部之內涵,研究發現不但有功能性不足且有結構性之缺失。本文之建議係將資源保育、國土規劃、土地、工程、住宅及工程研究合併,稱為「國土規劃建設部」,符合管理幅度原則,俾能配合國家發展之階性任務,達到建設之目標

關鍵字 政府再造、管理幅度、組織調整
頁碼 pp.120 - 141
參考文獻

中華民國永續發展學會(2000)。國土規劃體系與執行組織架構之研究。

中華民國都市計劃學會(2000)。國土與城鄉計畫法計畫功能體系與內容之研究。

內政部營建署(2002)。國土規劃相關輿論整理表。

內政部營建署委託台北城鄉所(2000)。內政部營建署市鄉規劃局業務功能調整策略與人才培訓研究。

王鴻楷(1994)。國土綜合開發研討會議事錄。台北經建會。

台灣省政府住都局(1995)。縣市綜合發展計畫講習班第十期專業課程講義彙編。

平井宜雄(1987)。法政策學。有斐閣。

行政院研考會(2002)。行政院組織調整說帖。

行政院研考會編印(1998)。國土規劃管理問題之研究—以農地資源規劃及轉用問題爲例。

行政院經建會(1998)。全國國土及水資源會議實錄。

李淳一(1997)。國土綜合發展計畫法草案評估報告。立法院立法諮詢中心。

辛晚教(1991)。台灣地區地域性計畫功能體系研究—區域計畫體系中之功能地位。經社法制論叢。

林六合(2000)。重新建構台灣國土計畫體系。田園城市文化事業。

林澤炎譯、嚴麗華譯(2002)。布萊克威爾組織行爲學百科辭典。大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

陳明燦(1997)。國土整合規劃制度之研究-德國實施經驗闡述。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9(4)

陳明燦(1998)。論我國落實國土計畫之行政組織。人與地,171

陳益宜(1996)。文大地學研究所。

陳麗紅、李雅萍(1995)。台灣地區中央專責國土規劃機關建立之研究。台灣土地金融季刊,32(3),125。

黃榮志(2000)。從「組織慣性」談我國中央政府機關組織再照之新思惟。研考雙月刊,24(3)

黃錦堂(1999)。國土規劃法制問題初探。政策月刊,53

黃錦堂(2002)。德國聯邦政府組織簡介—兼評政府改造委員會行政院組織調整架構。月旦法學,88

新黨政策會編(2000)。新黨二○○○年政策綱領。

詹中原(1999)。新公共管理—政府再造的理論與實務。五南。

趙俊人(2000)。政府改造及組織變革之探討。立法院院聞,34(7)

蔡明砡(2002)。行政院組織法修正草案關於社會福利組織再造芻議。立法院法制局。

顏愛靜(1996)。台灣的國土規劃與國家發展。研考雙月刊,20(1)

(2002).http://www.bmvbw.gov.de

(2002).http://www.mlit.go.jp/annai/annai.html

(2002).http://www.rdec.gov.tw

(2002).http://wwwmlit.go.jp/sogoseisaku/policy/intro/index.html

Caiden, G.,G. Gaiden(eds),H. Siedentopf(eds)(1982).Strategies for Administrative Reform.Lexington, Mass:Lexington books.

Chamder, Jr. Alfred D.(1962).Strategy and structure: Chapters in the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Industrial Enterprise.Combridge, MassL:MIT Press.

Senge, Peter(1990).The fifth Discipline.New York. N.Y:

Shafritz, Jay M.,Hyde Albert C.(1992).Classics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Pacific Grove, California:Brooks/Cole Publising Compamy.

Stoner, James A.F.(1978).Management.Prentice-Hall, Inc..

The federal Ministry of Transport, Building and Housing(2001).Facts about the Federal Minisfry of Transport.Building and Housing.

檔案下載
   

建築與規劃學報
題目 國民中小學營建工程管理缺失之探討與因應策略
作者 劉福勳、葉耿豪
摘要

在學校建設的相關工作中,校長與總務主任一直佔有重要的地位;因為各項需求的提出及工作的執行皆仰賴其推動。而此兩者的工作經驗及彼此間的搭配默契乃是校學建設成功因素的關鍵所在;其次對於實質的經驗又須經由無數工作歷練中吸取。所以,對於學校建設的管理工作而言,實非單純的教學行政工作所能比擬。然而目前國內公立學校單位中,鮮少有專業人力及資源能投入校園營建工程作業的執行;因此當學校需要擴充建築物時,常面臨無法正確、及時的提報預算,甚或面對工程採購上之種種問題時,常有求助無門之窘境出現。而學校之工程預算及其工程管理作業等問題亦在近來廣為各界所重視,加上學校單位就主辦機關而言實屬非具工程背景之機關團體,且甚少聘任具有工程專業能力之人員協助建設過程之管理。因此相關之問題深値各界做進一步之探討。 本研究針對學校各階段之問題,彙集相關文獻、以及教育當局、學校單位、規劃單位、建築師、承包商及政府稽查部門之人員等之綜合性之意見,內容包括先期作業階段、規劃設計階段、招標發包階段、施工階段及完工驗收階段等之管理缺失等,彙整如表2∼5所示。並根據各階段缺失的發生之原因歸責,鎖訂先期作業的缺失及規劃設計階段之管理缺失進行分析,獲得學校營建工程執行上之四大管理缺失,包含學校單位專業知能不足、規劃設計作業成果不佳、預算編列缺失、時程管理缺失等,以及相關缺失因子共十五項,從而以層級分析法進行權重分析。 在結果方面,顯示相對評估準則其重要性分別為「學校單位專業知能不足」大於「規劃設計作業品質缺失」大於「預算編列缺失」大於「時程管理缺失」;而經由評估次準則之權重換算後所獲之『整體相對權重値』,除時程管理缺失之「計畫提報之時間過於倉促」為單一項次外,分析結果顯示以「不瞭解相關法規」居第一順位,「欠缺單位間之溝通管道」居次,第三順位則是「無專責管理機構可供諮詢」,第四順位乃是「工程規模龐大」,第五順位為「規劃報告之內容無法明確表達」之重要缺失項次等;最後藉由第三次專家問卷中,研擬解決當前學校單位營建工程管理缺失之可行方式,並針對教育單位學校營建工程承辦人員共17位進行調查,發現當前教育單位在面臨工程管理上之問題時,傾向於聘僱專業營建管理顧問進行協助,其分析結果分別如表6∼7所示。最後本研究針對改善目標、評估之準則、所遭遇之問題,藉由專家深度訪談過程中,運用腦力激盪之方式研擬相對應之改善策略共18項次,藉以供從事學校建設之相關當為參考。

關鍵字 學校建設、管理缺失、營建管理
頁碼 pp.142 - 158
參考文獻

台北市教育局(2002)。學校建築工程實務研究專案計畫報告書。

吳桂陽(1992)。學校建築工程營繕問題探討—以苗栗縣國民中小學爲例。聯合學報,12,189-203。

胡雅萍。北市公立國民小學營建工程預算編審作業現況之缺失與改善之研究。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

教育部(1999)。教育部87年度降低國民中小學學生人數計畫執行成果。

陳燕菁(1997)。校園建築維護管理制度之探討—以台北市國民小學爲例。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

曾漢珍(2001)。校園更新規劃過程中使用者參與課題與模式之研究---以宜蘭縣之國民中小學爲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黃世孟(2000)。都市學校建築設施管理與資訊系統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黃瓊儀(2002)。校園建築規劃報告書應用成效之檢討—以台北市國民小學爲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營建管理組。

劉福勳(2002)。設計管理。中華大學營建管理研究所課程講義。

蔡保田(1977)。學校建築學。國立編譯館。

謝文全(1994)。學校工程營繕的過程與原則。師大學報,37,1-18。

謝定亞、呂世通、陳正鈞(2001)。台北市公共工程完工驗收延遲原因分析及其改善途徑。審計季刊,22(1)

檔案下載
   

建築與規劃學報
題目 高科技地區生產者服務業發展演變之初探—以新竹地區為例
作者 胡太山、林建元、劉明政
摘要

全球化與通訊技術進步的今日已導致聯繫成本大幅減少,但高科技事業創新活動在空間集結過程基於新創知識之模糊性與不確定性等因素,仍必須強調面對面的互動,於是適切地點仍是跨國企業全球佈局之重要影響因素,而形塑高科技產業全球化之跨界性分工。如此一方面引發產業空間分布與結構之改變,另方面也促使對管理與組織創新等發展策略機能之需求,此些機能的產生、引入與運作,皆須仰賴專殊化服務機能產業的支援。由園區設置發展的二十餘年來,園區周邊之發展進程明確呈現量產、培育與研發之緊密網絡鏈結,其間對技術基礎設施與支援空間構連之鏈結介面,除空間鄰近特性外,生產性服務產業之發展更趨關鍵。本文針對園區廠商與周邊生產者服務業之間的空間結構分布與演變、以及學研機構之間的發展關係等進行初步之探討。從初步實證分析中本研究發現生產者服務業受到新竹科學園區多年來的產業競爭與相互刺激之影響,再加上與其他不同產業資源所形成生產網絡關係,經由此一網絡關係促使園區發展顯著影響知識密集型服務業的發展與空間變遷。

關鍵字 高科技地區、生產者服務業、創新生產網絡、群聚
頁碼 pp.178 - 202
參考文獻

金家禾(2001)。全球化與台灣都會區生產者服務業之發展。都市與計劃,28(4),495-518。

胡太山、解鴻年、王俊堯(2002)。新竹科學園區周邊地區社經發展變遷之調查研究。都市與計劃,29(1),37-65。

林育諄(2001)。國立台北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

施鴻志、解鴻年、胡太山(1992)。台灣地區科技園區與區域發展策略研究。都市與計劃,19(1),75-92。

胡太山(1991)。成功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

胡太山、解鴻年、林建元(2003)。再思考高科技區域創新環境之構成與發展。同濟大學城市規劃匯刊,145,74-80。

徐進鈺(2001)。新世紀台北城市─區域發展戰略前瞻:邁向創造性與學習性城市。亞太四城發展論壇論文集。

解鴻年、胡太山(2000)。新竹科學園區周邊地區辦公建築發展之調查研究─以新竹市爲例。中華大學建築與規劃學報,1(1),71-85。

薛立敏、杜英儀、王素彎(1995)。台灣生產性服務業之發展與展望。中華經濟研究院。

邊泰明(1997)。生產性服務業區位與區域發展之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報告。

Arthur, W. B.(1990).Silicon Valley locational clusters: do increasing returns imply monopoly?.Mathematical Social Sciences,19,235-251.

Asheim, B. T.,A. Isaksen(1997).Location, agglomeration and innovation: towards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in Norway?.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5(3),299-330.

Bass, S. j.(1998).Japanese research parks: national policy and local development.Regional studies,32(5),391-403.

Beyers, W. B.,D. P. Lindahl(1997).Strategic behavior and development sequences in producer service businesses.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29,887-912.

Bugliarello, G.(1996).Urban knowledge parks and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strategies.Journal of Urban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122(2),33-45.

Bureth, A.,J.-A. Héraud,Koschatzky, K.(Eds.)(2001).Innovation Networks: Concepts and Challenges in the European Perspective.New York:Physica-Verlag.

Carrie, Allan S.(2000).From integrated enterprises to regional clusters: the changing basis of competition.Computers in Industry,42(2/3),289-298.

Coffey W. J.(1996).Forward and backward linkages of producer service establishments: evidence from the Montreal metropolitan area.Urban Geography,17,604-632.

Coffey, William J.,Richard G. Shearmur(2002).Agglomeration and dispersion of high-order service employment in the Montreal metropolitan region, 1981-96.Urban Studies,39(3),359-378.

Cowan, R.(2001).Expert systems: aspects of and limitations to codifiability of knowledge.Research Policy,30(9),1355-1372.

Daniels, P. W.(1985).Service Industries: A Geographical Appraisal.New York:Methuen.

Daniels, P. W.,J. R. Bryson(2002).Manufacturing services and servicing manufacturing: knowledge-based cities and changing forms of production.Urban Studies,39(5/6),977-991.

Den Hertog, P.,R. Bilderbeek,S. Maltha(1997).The soft side of innovation.Futures,29(1),33-45.

Feldman, M. P.,R. Florida(1994).the geographic sources of innovation: technological infrastructure and product innov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84,210-229.

Goe, W. R.(1990).Producer services, trade and the social division of labor.Regional Studies,24,327-342.

Lindahl, D. P.,W. B. Beyers(1999).The creation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by produce service establishments.Economic Geography,75(1),1-20.

MacPherson, A.(1997).The role of produce service outsourcing in th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f New York State manufacturing firms.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87(1),52-71.

Malecki, E. J.(1997).Technology & economic development.London:Longman.

Mansfield, Edwin(1998).Academic research and industrial innovation: an update of empirical findings.Research Policy,26,773-776.

Michalak, W. Z.,K. J. Fairbairn(1993).The location of producer services in Edmonton.Canadian Geographer,37(1),2-16.

Muller, E.,A. Zenker(2001).Business services as actors of knowledge transformation: the role of KIBS in regional and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Research Policy,30,1501-1516.

Muller, E.,Koschatzky, Kunt(Eds.)(2001).Innovation Networks: Concepts and Challenges in the European Perspective.New York:Physica-Verlag.

Nicolaides, P.(1989).Liberalizing Service Trade: Strategies for Success.London:Routledge.

Nonaka, I, R. Toyama,A. Nagata(2000).A firm as a knowledge-creating entity: a new perspective on the theory of the firm.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9(1),1-20.

Ochel, W.,M. Wegner(1987).Service Economics in Europe: Opportunities for Growth.Boulder:Westview.

Richardson, H. W.(1973).Regional Growth Theory.New York:Wiley.

Riddle, D. I.(1986).Service-led Growth: The Role of the Service Sector in World Development.New York:Praeger.

Sternberg, R.(2000).Innovation networks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evidence from the European regional innovation survey (ERIS): theoretical concepts, methodological approach, empirical basis and introduction to the there issue.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8(4),389-407.

Strambach, S.,Koschatzky, K.(Eds.)(2001).Innovation Networks: Concepts and Challenges in the European Perspective.New York:Physica-Verlag.

Tao, Z.,Y.C.R. Wong(2002).Hong Kong: from an industrial city to a center of manufacturing-related service.Urban Studies,39(12),2345-2358.

Walker, R. A.(1985).Is there a service economy? the changing capitalist division of labor.Science and Society,1,42-83.

檔案下載
   

建築與規劃學報
題目 報酬遞增理論對聚落體系影響之電腦模擬實驗
作者 于如陵、賴世剛
摘要

本文是探討報酬遞增理論對都市聚落體系空間分布之影響,試圖解釋何以都市聚落體系會形成冪次現象(Power law)。所謂的冪次法則是指事物出現的規模與頻率間的關係:物體的規模S和其出現次數,呈S(上標 –a)的比例關係,而形成一個自成組織的體系。在先前的研究中曾指出,根據報酬遞增理論所設計的電腦模擬中,在均質平面平面的假設下,會呈現出高度符合冪次現象的都市體系(于如陵,賴世剛,2001)。本文在此一基礎上,將模型的假設條件放寬,使其不限於均質平面,並加入遷移行為的考量,以求得更為真實及一般化的結論。 模擬結果顯示,在放寬假設後,所形成的聚落體系仍高度符合冪次現象,並不因加入遷移行為及非均質平面而改變。此外模擬結果顯示,考慮遷移行為後,往往有使大都市加速發展之趨勢。而非均質平面的模擬中則顯示,地理優勢只是影響都市區位的因素之一,小事件的發生加上報酬遞增效應,往往使得某些區位被鎖定而成為大型聚落,不能完全以區位優勢來解釋都市之發生。此發現與Arthur(1990)的廠商區位選擇理論的結論一致。另一方面,去除報酬遞增機制後的模擬結果顯示,其所形成之聚落體系之型態與真實世界相差甚遠。因此吾人猜測報酬遞增現象極可能是形成聚落體系冪次現象的機制之一,確切的結論需進一步理論上的驗證。

關鍵字 聚落體系、報酬遞增、冪次法則
頁碼 pp.160 - 177
參考文獻

于如陵、賴世剛(2001)。聚落體系形成之電腦模擬實驗—以報酬遞增觀點爲基礎之探討。台灣土地研究,3,83-106。

薛明生、賴世剛(2002)。人口時空分布冪次定律的普遍性與恆常性—台灣本島實證研究。台灣土地研究,5

于如陵(2002)。由電腦模擬模型論都市發生之區位。2002崑山科技大學管理學院第一屆資訊時代管理研討會

沃德羅普、齊若蘭譯(1994)。複雜。天下文化出版社。

陳伯中(1983)。都市地理學。三民書局。

葛雷易克、林和譯(1991)。混沌。天下文化出版社。

劉錚錚(1974)。都市經濟學選論。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

賴世剛、高宏軒(2001)。都市複雜空間系統自我組織臨界性之初探。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10,31-44。

賴世剛、陳增隆(2002)。廠商聚集的區域鎖定效果:遞增報酬的模擬觀察。地理學報,31,17-34。

Arthur, W. Brain,Yu. M. Ermoliev,Yu. M. Kaniovski(1987).Path-dependent processes and the emergence of macro-structure.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30,294-303.

Arthur, W. Brian(1990).Silicon Valley' locational clusters: When do increasing returns imply monopoly ?.Mathematical Social Sciences,19,235-251.

Arthur,W. Brian(1994)。Increasing Returns and Path Dependence in the Economy。Ann Arbor, Michigan: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Bak,P.(1991).Self-organizing criticality.Scientific American,January,26-33.

Batten, David F.(2001).Complex landscapes of spatial interaction.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35,81-111.

Bureau of the Census(1989)。Historical statistics of the United States, colonial times to 1970。White Plains, N.Y.:Kraus International Publications。

Charles T. Stewart, Jr.(1958).The size and spacing of cities.Geographical Review,48(2)

Chen, Hsin-Ping(2000)。Zipf's Law and the spatial interaction models。中華民國區域科學會八十九年度論文研討會

Heinz, Otto Peitgen Hartmut Jurgens Dietman Saupe(1992)。Fractals for the classroom。Springer-Verlag N.Y. Inc.。

Kauffman S(1995)。At Home in the Universe: The Search for the Laws of Self-Organization and Complexity。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Krugman, Paul(1996)。The Self-Organizing Economy。Cambridge, Massachusetts:Blackwell Publishers Inc.。

Savage, Stephen H.(1997).Assessing Departures from log-normality in the rank-size rule.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24,233-244.

Simon, H.A.(1955).On a class of skew distribution fuction.Biometrika,52,425-440.

Simon, Herbert A.(1998)。The Sciences of the Artificial。Cambridge, Massachusetts:The MIT Press。

Zipf, G. K.(1949)。Human Behavior and the Principle of Least Effort。New York:Addison-Wesley Press。

檔案下載